地圖上那些看起來空白的角落,或許曾經發生過被遺忘的歷史。最近,走訪在台灣各地的不義遺址,試著踏進歷史的斷層,重新認識那些沉默許久的過去。
這次參加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的「安康接待室」導覽活動,到了集合地點才發現——整場只有我一個人報名。導覽瞬間升級為「一對一」的VIP行程,也讓整個參訪過程多了一份難得的沉浸感,彷彿與這段歷史展開一場靜謐的對話。
從我家出發前往安康接待室,要先搭公車到捷運站,再轉乘安坑輕軌。
初次搭乘安坑輕軌,車廂空間寬敞明亮,座椅舒適,行駛過程也相當平穩。如果沒有安坑輕軌,我探索興致可能會被交通不便直接削減一大半。
這次的導覽集合地點,在安坑輕軌的倒數第二站「玫瑰中國城」站,這站上下車的乘客稀少,頗有種遠離都市喧囂的感覺。從地圖上看,新店安康接待室離捷運站很近,不過目前僅開放預約導覽入內,我和導覽員在捷運站會合後,我們一路上邊走邊聊前往安康接待室。
有關新店安康接待室
在戒嚴時期,調查局是重要的政府特務機關,負責情報收集、保密防諜和逮捕偵訊等工作。而新店安康接待室則是台灣目前唯一完整保留的秘密偵訊場所,接待室從1974年開始,是調查局為留置及偵訊叛亂犯,這裡偵查了重大叛亂犯,像是著名的美麗島事件政治犯及一清專案等案件。
隨著1987年政府宣布解嚴,安康接待室就此荒廢於新店的山區,直到2018年在促轉會調查台灣的不義遺址後,安康接待室才重新被人提並在2022年登錄市定古蹟之不義遺址,目前由國家人權博物館接手歷史調查及保存活化規劃。
從輕軌站走到接待室的路程不算遠,越靠近接待室,周圍就越安靜,走近接待室大門時,發現兩旁的樹林將陽光遮擋住,樹木跟樹木間還有種竹子,讓接待室更為隱密。
安康接待室由四棟獨立低矮的水泥建築組成,劃分了調查局及警總人員辦公和住宿用的宿舍區及生活區和設有數間偵訊及關押用的工作區和休養區。
宿舍區原先是提供人員及眷屬居住,但是沒有發現過居住的痕跡,推估進來這裡辦公的調查局及警總人員,應該是隨著案件結案後就撤離這裡,換下一件案件的人員進駐。由於宿舍區有些建築有些塌陷,就沒有開放參觀。
被偵訊的人在送到安康接待室時,會被蓋上頭部,讓被偵訊的人失去對周遭環境的感知,讓這些人無法確定自己身在何處?
據說每一個被偵訊的人,都是矇眼的狀況下抵達安康接待室。一抵達接待室的第一眼就是看到這扇鐵門,鐵門早已生鏽,鐵門旁邊就是警衛室,在這裡核對資料和檢查身上的物件後,就會被帶到偵訊室裡面進行審訊。
走進工作區的走道,即使外面陽光很大,不知道是不是採光的問題,處在裡面總覺得空間陰暗,映入眼簾是一間一間的偵訊室。
首先,導覽員帶我到辦公室及檔案室,斑駁的牆面搭上殘破的窗簾、窗紗以及生鏽的檔案櫃,透過窗簾和窗戶的大小來判斷當時的空間的功能。當時辦公室窗戶上方還有安裝冷氣的冷氣口。
辦公室有兩個出入口,方便前往不同的區域和檔案室。
接著,我們來到偵訊室,偵訊室牆上鋪滿吸音板和厚地毯,強化隔音效果,防止嫌疑人之間串供。將窗簾拉上後,就會讓人時間感變得模糊。
每間偵訊空間都有當時先進的錄音、監視設備,這些設備巧妙地隱藏在隔音板下,使得嫌疑人無從察覺自己正被全程監控,捕捉到的自言自語等透露出的細節,就會被作為法庭上的證據之一。
主控室,當時裡面擺滿著許多監控螢幕跟主機等電子設備,監控所有偵訊室的一舉一動。
這是一間是大型偵訊室,根據訪談當時在接待室工作的人員描述,桌子擺放在中間,當時被偵訊的人坐在裡面面對門的方向,另一邊則室偵訊官,兩個人面對面,被偵訊的人旁邊還有戒護人員。
而依據受難者口述還原的場景,在偵訊過程的空間安排,被偵訊的人面對的是監控室的「監視窗」,而非對門的方向。
參觀了工作區以後,由於裡面的設置都相同,整個空間的設計已經讓我有點產生時間及空間的模糊,看著工作區的天井,這是進來後唯一可以看到自然光的地方,心想這裡雖然已經荒廢,但我還是隱約還能感受到莫名的壓迫感。
在工作區有間房間,一打開就是樓梯,這是通往休養區的通道。跟著導覽員走下樓,讓我感覺好像是走到地下室,但實際上是調查局利用地形高低差,讓人感覺好像身處地下,但實際上接待室是沒有地下室空間。
整條走道的寬度,剛好可以同時三個人並肩通行。
進入休養區,當時看到會是一條燈火通明的走廊,右邊的窗戶是看不到,後來因為其他需求才把隔間打掉。
在早期沒有攝影機的時候,門上外凹內凸的壓克力罩,這樣的設計從裡面看不到外面,但外面看得到裡面。
放餐口及監控設備。
走進押房,一側是床鋪、另一側是馬桶,廁所僅有一個馬桶,沒有水龍頭及盥洗的地方,如果要用水,就只能將衣服揉成球狀塞在馬桶內,按壓沖水,等水滿出來之後盥洗。
押房天花板上的日光燈全天亮著,在燈的旁邊有監視器,隨時監控,完全沒有隱私可言,而整個空間唯一一個不會被拍到的地方,就是押房門口,所以被關在這裡的人,通常會選擇靠在門邊睡覺,但是一抬頭,就會看到有人從上方盯著自己,當場直接嚇爆!
休養區最裡面還有一間鋪著木地板的房間,導覽員說這裡可能是作為後方靶場的槍械室,用木地板架高,以免槍械因潮濕造成損壞。
走出休養區,才發現在外面很難看到有休養區的存在,從外面就只會看到一大片的草地。
接著,我們到了工作區後面的生活區,在當時就是有會議室、廚房還有幾間套房,會議室裡面貼了有關安康接待室的歷史資料的看板。
套房主要給調查局的工作人員住居住,每間套房都還有完整的衛浴設備,牆上依稀還有小孩子的塗鴉。
結束了整趟導覽已經下午快四點,諾大的園區只有大門旁警衛駐守著。
這次走訪鮮少人踏足的新店安康接待室,若不是參與國家人權博物館,這棟斷裂的建物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消逝,或許我沒有機會踏進這裡,了解這段被遺忘的歷史。
園區尚未整修完成,這樣原始的狀態,讓我更能體會空間原貌所承載的壓迫感。站在破敗的牆角、斑駁的鐵窗旁,想像過往那些被囚者在這裡走過的日夜,內心泛起陣陣波瀾。
安康接待室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雙城路12號
定時導覽集合地點:玫瑰中國城輕軌站出口
時間及報名連結:表單連結,每場限20人,活動前一週的週二下午3:00截止。
網站:國家人權博物館
★提醒:建議攜帶防蚊藥品、雨具及自備飲用水。因參觀場地為碎石坡面,建議著厚底球鞋、布鞋、慢跑鞋等便於行走、防滑之鞋款為宜。
拜訪時間:2025.05